
图片来源于网络

2、非洲侧颈龟属的龟类中体型最小的是侏儒侧颈龟(Pelusios nanus),甲长仅有12cm;体型最大的是锯齿侧颈龟(Pelusios Sinuatus),甲长约为46.5cm。雄性的体型普遍大于雌性。另外,它们还有着两大共同的形态特征,即它们那友善亲切、惹人喜爱的“微笑脸”和是它们腹部前端都有一个发达的软骨铰链结构,因此这些龟类的腹甲前端能够闭合[除肯尼亚泥龟(Pelusios broadleyi)腹甲十分坚硬,闭合能力有限以外]。
3、非洲侧颈龟属的龟类活泼外向、好奇心强,一般对于人类较少具有攻击性,刚开始甚至还会有些羞涩。在与饲主不熟悉的时候,哪怕轻轻逗弄一下,它们说不定就能躲上好几个小时再出来活动,当与饲主渐渐熟络之后,才会有极好的互动性。

5、非洲侧颈龟属都是高度水栖的品种,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地区以及塞舌尔地区的各类淡水栖息地,从封闭的雨林到开阔的大草原。为适应原栖地的严苛环境,某些种类也可在微咸水中生活,另一些品种在旱季时会钻入松散的土壤或泥浆之中进入休眠期,静静地等待雨季来临。
P.S.:·棱背侧颈龟(Pelusios carinatus)和加蓬侧颈龟(Pelusios gabonensis)的栖息地主要在南非中部森林与稀树湿地草原中的水域;侏儒侧颈龟(Pelusios nanus)和罗得西亚侧颈龟(Pelusios rhodesianus)栖息在南非的北部地区。
·西非侧颈龟(Pelusios Castaneus)和中非侧颈龟(Pelusios chapini)的栖息地类型较为丰富,从稀树草原到森林中的水域都能找到它们,不过它们似乎都没有居住在封闭的雨林中。同时,生活在森林与稀树湿地草原中的非洲侧颈龟属龟类不会在树干草原中居住,而生活在稀树草原的物种在稀树干草原与稀树湿地草原都能被发现。

·肯尼亚泥龟(Pelusios broadleyi)、马氏侧颈龟(Pelusios marani)、乌彭巴侧颈龟(Pelusios upembae)和威廉氏侧颈龟(Pelusios williamsi)属于地方性的特有种,其他的13种龟类中已经有8种的广泛分布性被评估确认。
6、长期以来,非洲侧颈龟属龟类的分类法则十分混乱,一直建立在形态差异的基础之上,关于其中部分龟种的有效性依然存在着争议。有研究人员利用3个线粒体基因与3个核心基因座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之后,认为先前认定的18种龟类中有16或17种具有明显的特殊差异--
·来自于非洲中部的中非侧颈龟(Pelusios chapini)曾经被列为来自于非洲西部的西非侧颈龟(Pelusios Castaneus)的亚种,后又将中非侧颈龟(Pelusios chapini)升级为独立种;不过两者之间实际上仅存在着微弱的基因分化,意味着可能仍是同一物种。
·相反,罗得西亚侧颈龟(Pelusios rhodesianus)和锯齿侧颈龟(Pelusios Sinuatus)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可能意味着还有其他未命名的物种存在。
·后来,Stuckas等人在2013年分析了塞舌尔侧颈龟的线粒体dna序列之后,认为其和西非侧颈龟(Pelusios Castaneus)本为同一物种。
·且Fritz等人在同年对分布广泛的黄腹侧颈龟(Pelusios castanoides)和东非侧颈龟(Pelusios Subniger)进行的亲缘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刚果的东非侧颈龟(Pelusios Subniger)可能就属于一个未被描述的新物种。
